重阳节,又称重九节、晒秋节、踏秋节等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。这个节日的历史悠久,流传广泛,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。本文将详细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和风俗,通过深入剖析这个节日的历史和现状,让读者更加了解和认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。
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
重阳节的来历: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,起始于上古,普及于西汉,鼎盛于唐代以后。
重阳节的意义:重阳节的美好寓意主要是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两方面。古时候人们认为九九重阳是非常吉祥的日子,民间在重阳节期间有登高祈福、秋游赏菊、插茱萸、拜神祭祖等习俗,传承至今,又添加了敬老的含义,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、敬老、爱老、助老的风气。
重阳节的由来简介
我国重阳节的时间是九月初九,又称为“重九节”或“老人节”。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,有登高、赏菊、喝菊花酒、放风筝、吃重阳糕、插茱萸等等。重阳节,起源于战国时代,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。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,阴代表黑暗,阳则代表光明、活力。奇数为阳,偶数为阴。九是奇数,因此属阳,九月初九,日月逢九,二阳相重,所以就被叫做重阳节。
重阳节的风俗
登高远眺
重阳节最为广泛的风俗是登高远眺,因为九月初九的“九”和“久”谐音,寓意长久长寿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会攀登山峰或者高山楼阁等高处,欣赏秋日的美景和收获,同时也是一种锻炼身心和迎接长寿的好方式。
插茱萸
插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。茱萸是一种中药材,具有驱邪、祛病、延年益寿等功效。在重阳节这一天,人们会在头上插上茱萸或者佩戴茱萸香囊,以祈求健康长寿。
饮菊花酒
在重阳节到来之际饮菊花酒在我国古代必须要做的,因为菊花酒被视为驱灾祈福的吉祥酒。其实,菊花酒就是药酒,味道微微偏苦,饮用后可以让人头脑清醒。在重阳节这一天,人们会酿制菊花酒或者喝菊花茶,以表达对长寿的祈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栗子糕
在北京,重阳节吃栗子糕也是一种传统习俗,农历九月正是板栗成熟的时候,而栗子糕就是用栗泥制作而成的,与京糕和澄沙馅一起做成栗子糕,最后用白糖和糖桂花熬成的糖汁浇上即可。
糍粑
在我国西南地区,重阳节有着吃糍粑的习俗,将新打下的糯米蒸熟,放入臼里捣烂,并揉搓成团,沾上芝麻或者红糖,软糯香甜,令人回味无穷,非常的美味所以现在有些地区不过节也会有人坐这个美食。
赏菊花
菊花是秋天的象征之一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花卉之一。在重阳节这一天,人们会欣赏菊花并选择最佳品种进行栽种或采摘,以此象征长寿和平安。此外,有些地方还有吃菊花汤、喝菊花酒等与菊花相关的习俗。
重阳节的如何养生
1、一定要注意注重心理静养,避免紧张节奏。许多往日很想做的事情因工作忙而一直耽搁着,离退休后时间属于自己了,何乐而不为呢?
2、保证充足睡眠。
3、加强松散运动,不要过量过激运动。
4、控制热量摄入,老年人尤其不可酗酒膏粱,饕餮大餐。
5、不要今此药、明彼药,不要希冀以补药补品达到长寿。
6、根据自己的文化程度和爱好,可以泼墨书画,琴棋剑拳。亦可种花养鸟,拆装修理。
7、不愠不怒,多管“闲事”,善于助人。
8、恪守“九少九多”。若此,自然就会有福寿找上门来。
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风俗。通过了解重阳节的起源和风俗,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,并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和精神。同时,我们也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,让它们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光彩的魅力。